
普濟殿 - 為臺南市內第一座王爺廟。建於明永曆年間,原為木造的觀音寺,其後因陪祀的池府王爺香火日盛,信眾漸多,而取代了觀音,當地郊商遂鳩資擴建,池府王爺因而一躍為主神,改稱「普濟廟」,傳說明寧靖王朱術桂常駕臨此廟遊賞,改賜為「殿」。
池府王爺傳說:
本殿創建之初,原為佛教寺廟,主神為觀音菩薩。清朝初期逐漸改以池府王爺為主。關於池府王爺之生平傳說,本殿池府王爺原名陳文魁,宋朝仁宗年間出生於泉州府同安縣馬巷村,曾經跟隨歷史名將楊文廣征服閩南十八洞建立功勳,晚年回故鄉隱居。一天夜晚,偶然看見天神降下瘟役於村中水塘,由於該水塘為村民日常取水處,陳文魁唯恐天亮後村人不慎飲用而罹患瘟役,於是自己取水試飲,頃刻間,因毒發而絞痛不已,證實水中有毒。為了留下來警告村人,不敢離開水塘就醫,投水而亡。村人感念王爺義行,傳為佳話,從此王爺仁行不脛而走。至明萬曆年間,始建朝於馬巷五谷市榕樹下,號稱代天總巡狩,威靈王。

清朝初年,有泉州府同安縣人奉池府王爺塑像來台,由於往來遷徒經商奉祀不便,乃將神像寄奉於本廟。其後因池府王爺神蹟顯赫,加上地方郊商對池府王爺之崇敬,信奉者日益眾多,逐漸成為本廟主神。本殿外貌古樸,但內醞輝煌。創廟年代久遠,歷史文物之多,允居府城寺廟前列,以龍柱、石獅為例,龍柱(門口)約200年歷史,而龍柱(廟內)約400年歷史為目前府城可見各廟龍柱年代最早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