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台古堡(西臺古堡)點閱數:21647 推薦數:1 |
友善列印 |
|
|
內容介紹西台古堡為國家一級古蹟,為澎湖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砲台,為西元1887年,清廷為防沿海受倭寇侵擾,由當時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倡議並命澎湖總兵吳宏洛主事興建,當時動員人數萬餘人,歷時二年才完成。前門上方的「西嶼西臺」即為李鴻章所題,內部設有指揮所、儲彈室,隧道兩側則為官兵起居之所,工程浩大,費時兩年完工,堡下拱形隧道四通八達,通風採光良好,為當時駐守官兵往來聯絡之處。走上石階,即可到達由於內部挖深幾乎與地面等高的隧道頂,從隧道頂端可眺望外垵港灣壯闊的海景,身在深具歷史意義的古砲台中,俯瞰遼闊的水天一色之景,別有一番感受。 [公共設施] 停車場, 廁所
以下介紹文章來源:澎湖縣文化局 ─ 樂活澎湖菊島文化之旅 西嶼西臺位於澎湖西嶼鄉外垵村,於清光緒由劉銘傳重新規劃、設計興築炮口最大口徑為14吋,完工後為台灣第二代炮臺中火力最強大者之一。目前西臺古堡列為國家一級古蹟,並為保存最完整之大型炮臺。 西臺古堡建築時採凹下式建築,高11尺(約3.3公尺)與地面同高,寬13尺(約3.5公尺),佔地8.15公頃,外觀為玄武岩堆的西臺古堡內為一"山"字型設計,東西向甬道能補充四座炮臺之彈藥。 西臺古堡於明鄭時期已有,但未駐兵於此。光緒11年(1885)清法戰爭,法將Courbet率艦進攻,澎湖不守。戰後清廷由劉銘傳請德人Bonus設計興建炮臺,增加防禦。其於清光緒12年(西元1886年)興建,歷時兩年完工。民國98年(2009)並仿製四門「阿馬士壯」後膛炮置於此處更增顯歷史風華的重現。 光緒年間(西元1887年),中法議和之後,清廷派劉銘傳當首任巡撫籌畫臺灣防務,並積極加強澎湖防務。擇地建了十座砲台,而西嶼古堡正是其中之一,並且為規模最大的一座。西臺古堡為重要的軍事基地,規模相當大,景觀優美,氣勢雄偉壯觀,在現今留存的古蹟中顯得十分地特殊。 西臺古堡砲台的入口建有兩道拱門,前門上方鑲嵌「西嶼西臺」,是為李鴻章親題的。西臺古堡佔地八、一五公頃,四周築有城垣,牆內則壘石成壇,壇上放置大砲,壇下建隧道式營堡,成「山」字形配置。砲台內部,分布許多拱頂、縱橫貫通、四通八達,可與砲台互通消息。一旦發生戰況,官兵可以在隧道內往來聯絡、互通消息。前面為澎湖內海入口,登臨外垣,可俯瞰海洋,視野極佳。
交通資訊
自行開車或乘車由馬公市區沿203縣道行駛至公車西台站
|
|||